【藥品名稱】注射用燈盞花素
【成 份】燈盞花素,輔料為甘露醇
【功能主治】活血化瘀,通絡止痛。用于中風及其后遺癥,冠心病,心絞痛。
【規 格】10mg,25mg,50mg
【用法用量】肌內注射,一次5~10mg,一日2次,臨用前,用注射用水2ml溶解后使用。
靜脈注射,一次20~50mg,一日1次,用250ml0.9%氯化鈉注射液溶解后使用。
燈盞花素已有多年的臨床使用經驗,國內外(包括CNKI,萬方,維普,NCBI等)對其藥理和臨床研究的相關文獻有11000多篇。燈盞花素對中風及其后遺癥,冠心病,心絞痛的治療循證醫學研究相對充分。眾多的系統的評價研究(一級證據)顯示燈盞花素的療效確切、質量穩定、安全性高。在臨床治療系統評價研究中,Meta分析顯示燈盞花素有益于改善缺血性中風急性期神經功能缺損情況,且安全性較高[4];可顯著改善腦卒中后遺癥患者的生活能力、肢體運動和認知功能[5];
20多年的臨床應用證實,龍津?注射用燈盞花素療效確切、質量穩定、安全性高。包括《心腦血管疾病良方精選》[6]、《腦血管病及現代藥物治療》[7]、《高血壓與中風的防治》[8]、《實用中成藥新編》[9]、《中風病防治研究》[10]、《新編臨床用藥推薦名錄》[11]、《臨床用藥指南》[12]等醫藥書籍亦對其進行了收載和推薦用藥,明確了注射用燈盞花素應用于中風及其后遺癥,冠心病、心絞痛的治療。《燈盞花預防和治療心腦血管病的天賜良藥》[13]一書則全面系統的綜合了燈盞花的成份研究、制劑工藝研究概況和發展以及注射用燈盞花素在心腦血管等疾病方面的藥理機制和臨床應用效果。
另外,由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醫政司編寫出版的《22個專業95個病種中醫診療方案(合訂版)》[14]、《24個專業105個病種中醫診療方案》[15]、《22個專業95個病種中醫臨床路徑》[16]和《24個專業105個病種中醫臨床路徑》[17](下稱:中醫診療方案和臨床路徑)在腦病科、心血管科等科室的中醫診療方案中確立了注射用燈盞花素的治療用藥地位。
目前,龍津?注射用燈盞花素在2016年已經進入《臨床路經治療藥物釋義》心臟大血管外科分冊和眼科分冊;在2017年進入《中成藥臨床應用指南》肝膽疾病分冊、耳鼻咽喉疾病分冊、心血管疾病分冊。